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历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四百九十章 四阿哥很羡慕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四百九十章 四阿哥很羡慕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4 19:53:50 来源:sang采集规则-源站1

三月初一,上奉皇太后舟渡河。

舒舒坐在自己的船舱里,旁边坐着九格格。

她神色如常,看着外头河面的景色。

这就是黄河。

感觉比上辈子见过的黄河更黄。

应该不是错觉。

九格格神色都有些紧张,脸上也有些泛白。

与运河水流的舒缓不同,黄河的波涛汹涌让人心悸。

舒舒见状,忙将手边的瓷盒递过去,道:“吃个果子干压压。”

九格格接了,捏了一片苹果干放嘴里,道:“也不是身上难受,就是心里更怕些。”

为了渡河,皇上也过来了。

舒舒安慰道:“船队选了这个时辰,又是此处渡河,肯定都是稳妥无忧。”

否则皇帝、太后,好几个皇子都在船队上,出了纰漏,就成了笑话。

九格格抚着胸口,身子跟着船舶的动荡而微微摇晃,脸上可怜兮兮道:“还要多久啊?”

舒舒道:“很快的,选的是黄河面窄的地方,两岸总共不到一里的距离……”

为了转移九格格的注意力,她岔开话,道:“今天三月初一,布音格格的嫁妆该入宫了。”

女孩子,尤其是正值婚龄的女孩子,对这些都颇为关注。

九格格果然转移了注意力,就带了好奇道:“蒙古那边的嫁妆跟京城一样么?也讲究抬数?”

舒舒也不知道具体,想了想,道:“应该还是有差别,京里的嫁妆家具、日用很多,蒙古那边应该是金银器皿为主,抬数的话,就不晓得郡王福晋会如何安排。”

按照蒙古那边的规矩来,没有人会挑剔。

要是入乡随俗,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郡王福晋在京中备婚,都备了好几个月。

九格格想起一件事,道:“我记得去年听太妃跟皇祖母提了一嘴,说是还陪嫁了马跟骡……”

舒舒也记得这个。

不过好像这一笔嫁妆的归属,另有安排。

舒舒就道:“蒙古跟满洲习俗相似,都是厚嫁,陪嫁要比聘礼多,所以才有一句老话,‘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九格格笑道:“这样看来,还是生儿子更好些,能披甲吃粮,还能省一笔嫁妆。”

舒舒也笑,道:“那也要分生几个,我下头一溜弟弟,一堆淘小子,我额涅早就被扰得头疼,后悔生多了。”

这句后悔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现下跟过去不一样,过去天下不定,八旗男丁都要披甲,不能说朝不保夕,也是生死无常。

多几个儿子,也是家族繁衍的保障。

可如今天下承平,没了生死危机,没有了大规模的战役,考虑的就是吃饭问题。

儿子多了,可家里能分派的产业与世职却是固定的。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亲生父母,自是希望每个儿子都好些。

舒舒很是不厚道的想起了伯府的爵位与世职。

对于都统府来说,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毕竟珠亮已经十五岁,明年就成丁,下头的双胞胎也只差了两岁,都是需要安排前程的时候。

九格格是见过小六的,赞道:“寿善真是个懂事得体的孩子,我瞧着比十四阿哥还要懂事些。”

舒舒忙道:“哪里就至于了?十四阿哥就是因为是幼子的缘故,才显得娇气些,再大些就好了。”

王贵人到底的什么时候口谕为嫔的?

现下因为生母位份不足的缘故,十五阿哥与十六阿哥还是两个小透明。

宫里讲究“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这说的都是嫔妃以上。

十四阿哥十二了,依旧是幼子待遇。

王贵人那边,要等到十八阿哥生出来后么?

那一位阿哥可是在历史上留了一笔的,八岁就被圣驾带了随扈,是整个康熙朝中,随扈皇子中年龄最小的。

因为他的殇逝,成了“一废太子”的导火索。

王贵人虽没有后来居上,可还是成为康熙末年最受宠的妃嫔之一。

这样想着,舒舒就有些跑神。

她发现康熙很恋旧。

王贵人从入宫开始,受宠了三十多年。

自己的婆婆宜妃这里,则是时间更长,四十多年,一直到康熙末年还是后宫妃嫔中得赏赐最多的人。

还有惠妃,后头大阿哥圈了,可是惠妃的位置也没有动摇过。

康熙待儿子们刻薄,后期有些“虎爸”的意思,可是对后宫,可算是宽和了……

*

紫禁城,乾西三所。

早上辰正开始,布音格格的嫁妆就从地安门入宫。

由着阿霸亥福晋安排,入乡随俗,也改成了一台台的嫁妆,总共是一百一十台。

没有京城常见的那种大器具,即便有些家具,数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