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历史 > 抗战:从八佰开始 > 第384章 江阴保卫战全面开始!

白刃战在二战中后期几乎已经被淘汰了,也只有在中国的战场上,这种冷兵器的激战还在持续上演。

究其原因,中国的武器不如日军,如果中**队人手一把冲锋枪的话,恐怕也就不需要与日军是展开白刃战了。

而在二战的战场中,日本人也只有与中国人展开白刃战。

当然了不是日本人英勇无畏,而是日本人对自己的拼刺技术有着绝对的自信。

想当年,三个老红军都未必能拼的过一个日本鬼子。所以由此可见当时日本人的拼刺技术究竟有多么厉害。

只是好在端午用了绝对的兵力去碾压对方,三个营打不到三百名日本士兵。

当然了,日军116联队的第一大队并不是一开始就只有三百余人而是有着一千多人。

第一大队在中伏后被炸死了至少有一半,幸存者在671团的二营,三营的偷袭之下又折损了近一半,所以此时还有战斗力的包括鬼子伤兵在内,依旧有三百余人。

671团的三个营从三个方向对鬼子夹击,但是想要完全取得胜利还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与此同时,日军第116联队的增援部队却到了,他们正沿着预定路线向山顶驰援。而且尤其是刚刚发生的爆炸,更是令鬼子心急如焚。

联队长小南川亲自带领第二大队气喘吁吁的往山上的671团阵地攀爬,但不想正在这时,霍师长带着667团,668团的两个营,加上师部军官排,警卫连一顿手榴弹砸下去,当时就将116联队的鬼子给砸懵了。

鬼子一直以为自己的人正在与东北军激战,而且靠近阵地边缘的应该是自己人才是。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竟然是敌人的手榴弹。

巨大的爆炸不仅炸死了鬼子的前锋部队,并且给予鬼子前锋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小鬼子第二大队的第一中队,至少有两个小队的鬼子在爆炸中被炸死。第一中队的另外两个步兵小队被波及。他们在爆炸后,有的被震的脑子一片空白而有的则抱着脑袋趴在了地上。

鬼子中队长,大声的喊道:“敌袭,敌袭,准备战斗。”

但不想此时,还没等鬼子反映过来,阵地上的各种武器便响了起来。

子弹在这个时候如同飞蝗,穿透翻滚的浓烟在微微泛白的天空下呼啸而过。

小鬼子在烟尘中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因为此时天色只是微微泛白,再加上烟尘,他们要能看的到就怪了。

所以鬼子的前锋部队连他的敌人都没看到,便纷纷被子弹穿透,如同下饺子一样的从阵地上滚了下去。

联队长小南川见此,一边命令第二大队的第二中队构建临时的防御阵地。并且命令炮兵向江阴要塞的阵地开炮。

虽然他听到了山顶不断传来鬼子的吼声,什么大日本帝国万岁,天皇陛下万岁等等。

所以小南川不用想,山顶的皇军他是救不了了。

于是他命令炮兵马上开炮,对山顶的敌军阵地进行地毯式的轰炸,哪怕炸死他们自己人,他们也在所不惜。

但不想就在这时,鹅山炮台的中国大口径火炮早已锁定了日军的炮兵阵地。

之前端午曾经让老鼾带着人侦查过。而且又有刘大脑袋的告密,所以这116联队的炮兵阵地,端午已经知道了其准确的位置。

鬼子的炮兵阵地,在一片林子的后面。所用的大多都是70毫米口径的山炮。

这种山炮的仰角非常高,适合躲在树林的后面进行偷袭。

只是小鬼子殊不知,鹅山的炮台上有四门国产的250毫米的克虏伯榴弹炮。这种炮的最大射程可达四公里,弹道也是弧形的。

四门250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早已整装待发,在炮兵连长的命令下,全力向日军的炮兵阵地开火。

日军的炮兵刚刚接到命令开炮,所有炮兵准备就绪,就剩下往山炮里推入炮弹了。

但不想也正在这时,巨大的呼啸声接踵而至,丛林的树冠沙沙作响。

鬼子炮兵瞪大了眼睛不知是何故,而也正在这时,一道巨大的火光骤然在一棵树干上燃起,恐怖的爆炸声音,直刺每个鬼子炮兵的耳鼓。

此时他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敌人进行炮袭了。

日军炮兵队长,大声的喊道:“快装弹,装弹。”

但是正在这时,那一声爆炸声过后,出了一搂粗的大树被拦腰炸断以外,那树冠与碎裂的树枝宛若锋利的利箭一样射向了鬼子的炮兵。

速度太快了,鬼子还未曾作出躲闪,锋利的树枝已经刺入了鬼子的身体。

巨大的树冠更是横贯长空而来,将鬼子的两门山炮连同五个鬼子都砸在树下。

现场一片狼藉,鬼子炮兵显得十分的慌乱。

轰隆!

又是一声巨大的爆炸接踵而至,这一次是一枚250毫米的炮弹成功的穿过了树冠落在了鬼子的炮兵阵地上。

巨大的爆炸直接先飞了两门鬼子的山炮与七个鬼子。

鬼子发出惨叫,一直飞到十二三米才从空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